界面新闻记者 | 宋佳楠
荣耀内部的调整仍在持续 。
5月13日,据第一财经报道 ,荣耀近期完成对中国地区关键岗位的人员部署,涉及38个关键岗位主管,均通过 “重新竞聘上岗” 产生。同时 ,荣耀内部新设AI新产业部门,并将AI相关研发工作列为一级研发部门。
报道提及,这场调整在内部被称为“雄鹰计划 ” ,覆盖范围包括荣耀的国内外所有员工 。本次共有45%的岗位负责人有所调整,其中90后占比达到24%。
此时距离荣耀官宣换帅已过去近4个月时间,原CEO赵明因身体原因辞职,接棒者为李健。公开资料显示 ,李健于2021年加入荣耀,此前在华为任职多年,在战略管理 、全球化布局等方面经验丰富 ,曾参与华为重大改革与战略制定 。
也是在此次人事变动后,荣耀内部迅速开启一系列调整。在部分员工看来,李健行事风格颇为强势 ,“竞聘上岗” 符合其管理思路。
除人员调整外 ,荣耀还新增了AI新产业部门,此举与荣耀的战略转型紧密相关。今年3月,李健在世界移动通信大会前夕发布“阿尔法战略” ,宣布荣耀将从智能手机制造商全面转型为全球AI终端生态公司,并计划未来五年投入超100亿美元建设AI终端生态 。
有荣耀内部人士透露,李健曾多次在内部大会强调,荣耀必须向互联网企业、AI企业、全球产业链开放 ,积极拥抱AI时代。
4月3日,科创板日报曾报道,荣耀已设立新产业孵化部 ,下设具身智能实验室 、具身数据实验室、交互安全实验室、动力总成实验室 、仿生本体研究实验室。在某招聘网站上,荣耀提供了机器人数据生成算法工程师、一体化关节设计师、机器人动力系统仿真工程师等多个招聘岗位 。
荣耀拓展业务背后,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其在手机市场面临巨大挑战。Canalys数据显示 ,2024年荣耀在中国手机市场份额为15%,排名第五,较2023年下滑1个百分点 ,年增长率为-3%。
不过,今年一季度,凭借Power和GT Pro等新产品对细分市场的拓展 ,荣耀销量出现反弹 。BCI数据显示,荣耀在W17单周销量重返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前三,为2024年二季度后首次。
在未来终端竞争围绕AI产品与数据展开的趋势下,荣耀如何利用AI技术实现差异化 ,将是该公司能否继续“荣耀 ”的关键因素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